相关栏目
市级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级工作

力争10月底前 全面运转“两个平台”


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网    dgnzb.dg.gov.cn

发表日期:2013-08-16 17:08      来源: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网
分享到:

   转载自201389《东莞日报》  昨日下午,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以下简称“两个平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虎门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两个平台”建设工作,要求各镇街、各单位全力推进,力争在10月底前全面建成运转。

  省纪委常委刘连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崔建,副市长吴道闻参加会议。

  18个镇完成交易平台组建工作

  会议透露,至2012年底,我市村组两级总资产达1263亿元,占全省同级资产的34.9%。多年来,如此庞大资产的出租、出让,主要依靠村组干部“拍板”。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集体议价能力较弱,收益呈整体下滑趋势。据统计,全市集体总资产收益率从2003年的9.2%下降至2012年的6.8%

  为此,我市从去年开始选择虎门、常平、麻涌等镇着手进行“两个平台”建设试点,以扭转农村“三资”监管技术落后的局面。据统计,至7月底,全市有18个镇完成交易平台组建工作,17个镇开展交易,共受理交易1334宗,成功交易1065宗,成交金额22.2亿元,溢价率12.9%

  目前,《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办法(试行)》经过先后3次公开征求意见,已呈报市政府审核,近期有望出台;“两个平台”软件已逐步投入使用,今后还将完善功能模块、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等平台对接。

  严查涉农“三资”违纪违法案件

  据悉,在功能规划上,资产交易平台覆盖了资产交易从后台审查到现场运作的全过程,“三资”监管平台具有分布管理、集中监控、实时预警等基本功能。在建设模式上,融合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功能,“一个系统、两个平台”。

  崔建说,“两个平台”建设实现了从事后静态监管向实时、全程、立体式的动态监管转变,是从源头防治农村腐败的必由之路。各镇街要充分依托“两个平台”,全面做好清产核资和建立台账等基础工作。崔建要求,各镇街、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力争今年10月底前全面建成运转。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严肃查处涉及农村“三资”的违纪违法案件,把干部引导、群众自主、依法运营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取得经济、社会和反腐倡廉建设共赢的良好效果。

  全覆盖零规避 引入信用记录

  与会人员还现场参观了虎门镇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中心。201210月试运行至今年82,该中心两级平台共受理交易立项981宗,完成交易合同标的总额11.63亿元,较好实现保值增值。

  据悉,该镇社区、组两级集体资产交易完成宗数623宗、成交金额11.1亿元,分别占全市56%48%。共有225宗交易实现了溢价收入,溢价比例达18.45亿元。成交年标的金额较原合同年标的金额,增加2905万元,增幅比率为34.6%

  虎门在镇一级和社区一级设置了两级交易平台,成立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中心,负责镇一级交易管理,指导和监管社区一级。平台运行以来,镇、社区、组三级资产纳入平台交易,实现全覆盖;各级经济主体、各项资产交易实现“零规避”。虎门还首创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工作引入信用记录评价;首创利用微博发布交易信息,实现全程阳光化。

  削弱农村干部权利? 能有效消除灰色地带

  试点中,有镇街怕农村干部抵触难以推动,对此,吴道闻表示,这实质上是如何看待推行平台建设与削弱农村干部权利关系的问题。他说,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农村内部矛盾触点多、燃点低,一件小事处理不好就可能演变成大事。推行“两个平台”建设能有效消除灰色地带、防止权力寻租,不管“水有多深也要趟”。

  量太大无法应付?

  可委托拍卖机构交易

  会议透露,我市村组两级正在执行的经济合同达8.9万份,其中土地和物业租赁合同3.8万份,按每年20%的合同到期,仅租赁业务每年通过平台交易的就有7600宗,每镇街每周平均交易4.8宗;至今年7月底,市批准村组与第三方合作改造的“三旧”项目有102宗,若全部通过平台交易金额将达473亿元,工作量和交易量都很大。

  为解除镇街怕工作量大无法应付的担忧,吴道闻表示,将允许镇街委托有拍卖资质的市内拍卖机构进行资产交易,并协调中介机构作出免收村组集体交易费用的承诺。

  影响企业在当地持续经营?

  “期满续约”可走绿色通道

  在试点过程中,有镇街担心公开交易影响企业在当地的持续经营。对此,吴道闻表示,符合条件企业可走“期满续约”绿色通道,不需要进行公开交易。

  按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要求,农村集体物业到期后要进平台公开交易,价高者得。这意味着,原企业主顾及以往投入,为了继续拿到物业,可能要付更多的租金,一旦租金成本不允许只能搬走。而新来的投资者,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益。

  为此,有镇街认为,为了多出来的租金,搞得企业“搬来搬去”不划算,或者把现有的企业赶跑了。

  对试点中部分镇街的这一担忧,吴道闻表示,将根据稳定企业、优化产业的实际需要,提出对符合产业规划、诚信经营的企业,经镇街审查同意和股东代表表决通过,可走“期满续约”绿色通道,不需要进行公开交易,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

主办单位: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 技术支持:广东金宇恒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0470号 备案号:粤ICP备2021022188号 网站识别码:4419000093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