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竞价的网络探索
转载自《南方》杂志2014年第7期 管理好规模庞大、存量日益增大的农村集体资产,促其保值增值,不仅是东莞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与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竞价并不是陌生的名词。以eBay为代表的线上竞价交易,冲破地域限制,把商品卖向世界上任意一个出价最高的人。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固定价格退出游戏规则,身份不再成为交易的拦路虎,卖方可以和买方对商品价格进行更为广泛的协商。有人曾这样生动地形容线上竞价,无论是巴黎街头的流浪汉,或是纽约曼哈顿的超级富翁,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而利用互联网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竞价交易向线上拓展,东莞即将把其变为现实。
线上竞价,力求更公正
目前,东莞农村集体资产交易采用的是现场竞价方式。集体资产入场竞拍,交易过程通过信息系统对外发布,这一举措,被认为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由村官说了算的状况,有效避免了集体资产交易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使交易更透明、公平。
“在竞投前,我们会在网上发布交易方案,感兴趣的人可以到交易中心了解详情。”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文秘科科长刘哲生向记者介绍现场竞价的主要流程。参与竞投者,须先到交易中心进行报名、接受资格审查、提交保证金。取得竞投资格后,竞投人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现场出价,最高应价者成功竞买。
不过,现场竞价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我们接到部分镇街反映,交易现场出现了竞投人之间相互施压、吵架等不和谐现象。”刘哲生说,尽管有主持人监督,这种状况在现场竞价中很难杜绝。而由于竞投人身份是可见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交易场外台底协议,妨碍公平竞争。
“这些利用交易平台目前暂不成熟的制度漏洞,打‘擦边球’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极大损害了交易平台的公正性。”刘哲生说,如果能实现网上竞价,则可以减少类似状况的发生。
“网上竞价交易中,竞投人全部都为匿名,只知道出价人的号码,而不会透露具体身份。”刘哲生向记者解释,这样,在做好竞投人身份保密措施的前提下,由于竞投人之间不会碰面,可以减少竞价交易的人为威胁和干预,避免串标围标。
“线上竞价,能够克服面对面交易的劣势,是一种能有效解决交易公正性与公开性问题的技术手段。”刘哲生说。
不过,从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网上竞价还不能实现在线身份认证。“参与竞投人也必须先来交易中心报名,进行资格审查、认证。”刘哲生告诉记者,未来若电子认证资格成熟,竞投人则可以在网上完成报名流程。
除了使交易变得更为公正,线上竞价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交易行为趋于理性。
“在现场交易中,各竞投人处在一个激烈和高压的环境下面对面出价。这往往造成竞投人出价不太理性,导致报价过热,后续合同无法签订或无法执行。”刘哲生说。
而网络竞价交易则为后台操作,“背靠背”进行竞价,允许竞价人掂量、考虑的时间较长,减少现场环境干扰,能较好地避免以上问题。
此外,网络竞价还能打破交易地域限制,扩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所能覆盖的人群,让交易更为方便快捷。“理论上,网络竞价允许竞投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出价,给老百姓带来便利。”刘哲生表示。
探索分三步走
2012年,东莞开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的建设。目前,该平台已向32个镇街全面铺开,其中31个镇街已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公开交易。以东莞市虎门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为例,其官方网站上,待交易信息、招标信息、成交信息、需求信息等一目了然,交易结果实时公布。
而未来,这个网络平台不仅仅用作信息发布。据介绍,东莞将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以稳妥推广为原则,完善现有网站,增开线上竞价通道。
“我们打算分三步走,首先实现时段性网上竞价交易。”刘哲生对记者说。
在时段性网上竞价中,业主方可以对特定的交易标的,选取网上竞价,并接受竞投人报名。
“我们会向竞投人发放网上竞价系统密钥,竞投人在一定时间内在竞价系统上出价,最新出价会即时在交易网上显示,到约定结束时间前的最终出价者为竞得人。”刘哲生说。
在实现网上竞价的基础上,东莞的下一步计划是,依托目前的资产交易系统,开发现场移动设备竞价报价功能。
“这是传统竞价交易的网络增强版。”刘哲生称,这意味着现场交易中,竞投人可以自由选择现场举牌出价或移动设备出价。
“我们将会为选择后者的竞投人,发放专用的移动出价设备,让其与举牌出价的竞投人共同进行报价。”
东莞的第三步棋,比移动设备报价更进一步——进行实时性混合竞价交易:网上竞价系统、移动设备报价系统和现场举牌三种方式一起进行。这种交易方式,则对网络硬件设备、竞拍系统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上竞价,能够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开辟一个新渠道,不过我们会尊重业主方的选择,采取何种交易方式由其自主决定。”刘哲生说。
提升业主方对线上竞价认可度
网络竞价用技术手段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使交易趋向公正。不过,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实施推广起来存在着一定难度。
首先,网络系统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入侵和攻击,具有一定风险。而网络带宽不稳定等因素,也可能会对竞价交易造成影响。
“网上竞拍技术主要是实现游戏规则和软件系统的配合,技术层面上需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刘哲生坦言,以上这些技术难题,是开放和推广网上竞价面临的最大阻碍。
另一方面,竞价者是否能够转变观念,接受这种新型的竞价方式,也是网络竞价能否成功得以应用的一道难关。
“部分农村集体资产标的价值相对较高,或者该资产对竞投人意义重大时,竞投人为了稳妥起见,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竞价方式。”刘哲生说。
据了解,东莞市某拍卖行几年前已开发网上竞价系统,但开通以来,采用的竞投人非常少。如果使用的人数偏少,网上竞拍便会流于形式,成为“空壳子”。
“据了解,一些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也已开始实行土地资源网上竞价交易,这能够给农村集体资产网上竞价交易提供参考。”刘哲生说。
不过,与一些交易平台实现国有资产、公共资产线上竞价不一样,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中的业主方并不是国家行政单位,交易中心并没有选择交易方式的主导权。这就意味着,业主方对线上竞价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网上竞价的普及度。
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东莞采取分步建设、试点先行的办法。 “今年,我们计划选取一到两个镇街做试点,探索集体资产网上竞价交易的可行做法,成熟一步,再迈进一步。”刘哲生说,“我们将借鉴目前国内外网上竞价交易系统的成熟做法,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系统的改造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同时,我们也争取让有关职能部门加快提升农村社区的网络基础水平,为网上竞价配备好硬件。”
规范交易,促保值增值
建立农村资产交易信息化、市场化机制,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已被确立为2014年东莞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工作之一。
据统计,东莞村组两级总资产现达1300多亿元,约占全省同级资产的1/3。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域范围内,集中了全市2/3的户籍人口、2/3的经济存量和2/3以上的工商企业。
管理好规模庞大、存量日益增大的集体资产,促其保值增值,不仅是东莞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与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
东莞农村集体交易平台的建立,意味着“千亿农资正式入笼”,价格交由市场决定。截至今年3月底,该平台共受理交易6136宗,成功交易4999宗,总体溢价率为8.7%,溢价额为6亿元。
“据我们估算,目前全市建设交易平台的直接投入约500万元左右,而直接经济效益已经达到6亿元,成本效益的对比十分明显。”东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农业局方面表示,若能够增加网上竞价交易方式,一方面能够规范集体资产交易行为;另一方面,能扩大资产出让的信息覆盖面,吸引更多的人竞拍,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增收。
此外,东莞在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上,已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制度框架,为交易提供保障。“现各项监管业务流程相对成熟,形成了财务监管、统计监测、审查监控、民主理财、审计监督、薪酬激励、责任追究‘七管齐下’的监管体系,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刘哲生表示,这些相关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网络竞价的实施打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