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讲堂”播撒乡村振兴“金种子”
市农资办党支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要求,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找准工作定位,紧盯主业责任,以“乡村讲堂”党建品牌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在莞邑乡间落地生根,形成了市、镇、村、组四级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党建品牌概述
为进一步发挥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作用,服务好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农资办党支部大力发展本土的助农惠农“乡村讲堂”讲学服务品牌,通过暖人心、接地气的党员讲学,将中央、省、市相关的政策文件精神贯彻传达到基层,对村集体和村民股东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进行研究回应,对镇(街道)最为关注的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攻坚突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受到了基层的一致好评,近5年来开展了139场讲学服务,服务人次超过2.8万,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至莞邑乡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落地、深扎根。
二、主要做法
(一)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培育自有讲学队伍
发挥党员的专业优势,各科室分别抽调党员业务骨干,组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讲学服务队,形成支部书记主抓带头、全体党员参与的讲学服务机制。搭建驻点锻炼、跟岗历炼、信访磨炼、外派锤炼四大锻炼平台,针对青年后备力量开展青年党员“振翅”培育计划,要求全体党员站上讲台实施“讲师工程”项目,形成完备的“师资库”队伍。
(二)精准对接基层需求,聚焦主业主课教育
深度调研精准获取基层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视角的调研活动,追踪掌握基层最急切最关注的重难点问题和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发放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获取基层群众的培训需求。问题导向聚焦讲学重点难点。针对不同的培训方式、不同培训对象,紧扣基层群众不同的需求,点面结合,在讲学内容上灵活安排,让基层群众带着问题走进,找到答案出来。
(三)鲜活讲学载体形式,升级讲学服务维度
丰富讲学形式,提高讲学感染力。大量应用形象化语言,提高了讲学服务成效。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消除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提高单位时间讲授知识的含金量不断创造学员听课的兴奋点,通过列举当地镇村具体情况增强学员的认同度让基层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听得进。拓宽讲学途径,增强讲学立体性。除了当面授课外,我们还录制专题培训视频,具体指导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实操和业务软件系统实操,编印《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管理文件汇编》、《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调研材料汇编》等系列汇编教材,做到镇村管理人员人手一册,编印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宣传手册43.9万册,发放村民各家各户。
(四)拓展讲学后延服务,推动学习成效转化
在讲学的基础上,构建两大机制,拓展讲学后延服务,帮助基层人员有效践行所学,直接促成成果转化。建立“联乡村、促振兴”双联工作机制。支部两个党小组分别结对不同的镇(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主动开展联系、走访、调研服务。通过业务引领、党员带动,精准对接研究村集体和村民群众关注、理顺疫情减租后续工作、化解基层资金运转困难等问题,近三年来已组织近百次结对活动。建立“联建共建”共享发展机制。结合主题党日,推动市、镇、村三级相关业务部门党组织联合共建,围绕推动集体资金高效利用、突破村组发展瓶颈等进行重点研究。与支部存在业务关联但分属不同领域的党组织联合共建,例如,与银行机构共同推进集体租金跨行代扣便民服务,丰富为农、便农、惠农的“农村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强化对农村基层和村民股东的服务,平台正式建成一年以来,完成集体物业租赁合同款自动化代扣26.3万宗,涉及金额76亿元,极大提高集体收入收款效率。
三、成效与启示
(一)成效体现
1.党员示范更有张力,党员队伍“动”起来。“乡村讲堂”为全体党员搭建了联系服务群众、确保先进性的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切实将服务群众意识内化到心上,迸发了党员主动参与意识,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将“乡村讲堂”开到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第一线,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领导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党员同志对镇村基层工作的了解和把握,又提升了政策指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乡村讲堂”已成为东莞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课程,因在基层反响强烈,讲学对象不断拓大,逐步延展至市新入职公务员、市委组织部选调生、银行信托机构高管、镇(街道)招商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
2.提质增效更有合力,基层服务“燃”起来。“乡村讲堂”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建立与群众思想、感情联系的纽带,发动群众参与,展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通过“乡村讲堂”,将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领域创新性的管理方式比如“薪酬激励”、“阳光交易”、村级预算等,向广大的基层干部群众传播,促使广大基层群众在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结完善,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基层管理服务不断与时俱进。
3.发展建设更有动力,集体经济“活”起来。通过“乡村讲堂”系列活动,基层干部群众的政策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民主理财工作进一步深入,干群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基层干部群众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两个平台”建设、村级预算、增资减债等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全面建成。“乡村讲堂”不但讲出了效果,还讲出了经济效益。2022年,全市村组两级总资产2509亿,同比增长8.8%;纯收入232亿,增长8.1%,股民分红105亿,人均8677元,增长11.1%,助力市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二)创新意义
1.擦亮本土服务品牌,讲学服务模式有突破。立足自身队伍、资源特色打造讲学品牌,通过课程模块化、特色化设计,实现讲学服务的系统性、专题性。通过理论、案例和实践一体式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讲学从“灌输式”向“互动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益型”的转变,从“简单化”向“科学化”的转变。通过全覆盖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讲,使教育培训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进一步强化了对基层的教育统领作用,提振了全市集体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打造党员“有为”平台,干部培养体系有突破。一是激发党员“想作为”的意识。实施全员“讲师工程”,将“乡村讲堂”服务意识和理念植入每一名党员心中,引导党员勤学苦练、岗位成才、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丰富党员“有作为”的平台。将“乡村讲堂”服务与党员本职工作相融合,组织全体党员发挥专业特长传达政策制度,零距离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亮明身份争做表率,切实解决基层疑难。三是营造“敢作为”的氛围。针对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托依“乡村讲堂”,成立“党员突击队”,鼓励全体党员赴基层一线攻克难点,强化全体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3.紧盯集体经济发展大局,学习成果转化有突破。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前中后阶段式学习,“学、思、行”一体式学习,使基层人员实现了理想信念从浅层认知到深入实践的转变。既深化了基层人员对责任使命的认识,也体现了基层人员对服务群众的思考与实践。“乡村讲堂”带来的新观念、新办法、新案例,促使农村基层集体经济发展理念从“少予”向“多予”转变、改革思路从“单项”向“综合”转变、管理重心从“堵漏”向“增效”转变,持续提升基层干部的服务群众意识,最终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促进。